关于破解社区养老难题的对策建议_共4页

关于破解社区养老难题的对策建议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涉及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公办养老机构数量、“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的生活服务新业态等多方面内容。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一是统筹力度不够,基础数据不足。社区养老服务在政府层面涉及多个部门,老年人数据主要分散在民政、卫健、公安、统计、人社、网格办等相关部门,存在指标不统一、口径不标准等数据异构问题,缺乏社区层面的老年人口数量、空间分布、身体状况、环境状况、经济状况、养老需求、满足程度等多层次精细化数据。此外,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缺少中长期规划。

二是认识存在盲区,宣传亟待加强。相较传统机构养老服务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对于镇街、社区而言,对社区居家养老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应付上级考核现象。 此外,受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经济条件影响,“花钱来买服务” 的养老消费习惯和生活观念还未完全形成,导致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如《重庆市渝北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推出的居家养老服务包等助餐、助浴服务等内容,很少有老年人主动消费。

三是服务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率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针对不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群体,他们对养老服务需求有一定共性,但该部分老年人的家庭状况、身体情况、经济收入、精神状态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服务内容需根据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有所区分。调研中发现,当前大多数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的服务项目设置都缺少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目前主要提供就餐、休闲娱乐等内容,在基础医疗、技能发挥、价值重现等方面功能较弱。

四是运营效果不佳,专业人才缺乏。当前,养老服务站点考核验收标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老化改造没有相应标准,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安全性、保密性、隐私保护、传染病规避、保健康复资质、法律纠纷等没有系统性法律和政策予以支撑,距离形成品牌化、连锁化的服务格局存在一定差距。加之,从业人员待遇偏低、年龄偏大,专业化程度低、流动性较大,无偿服务志愿者较少、服务不规范不细致不易持续现状较为常见。调研发现,当前我市大部分养老机构护工良莠不齐,护工年龄普遍偏大体能不足,60岁以上的女护工随处可见,个别养老院甚至还有70岁护工。


以上为部分内容预览,如需源文档请登录您的会员账号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