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巧用行文脉络

通常来说,行文脉络就是文章的行为结构。以议论文为例,作者通常会确定论点,紧接着会用一系列的论据来进行论证,所以如果能找到文章的论点就能理解文章大意了。一般在划分行文结构的时候,会把论点划分为“总”,论据划分为“分”,常见的行文结构有“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这五种。接下来,我们用具体的例题来给大家讲解。

【 例1】

溃疡病是可以由不同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患者可以因为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原因致病。中国约92.6%的溃疡病患者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另一些研究表明,约30%—65%的溃疡病是由精神压力引起的。另外,过去药物引起的溃疡病很少,但是随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越来越多,药物引起的溃疡病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现在中国溃疡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

B.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造成溃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C.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溃疡病发生

D. 造成溃疡病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阐述溃疡病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后面列举了三种可能会导致溃疡病的原因:病菌感染、精神压力和服用阿司匹林。文段是“总—分”结构,即“提出观点—解释说明”,主要讲溃疡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文段只是阐述多种因素可以引起溃疡,并未阐述患溃疡的人数越来越多,属于无中生有。

B项和C项: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非文段重点。

【例2】

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了莫高窟体现了先民的智慧, 以及周围的自然风光。 最后由“正因如此”引出文段结论: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完好保存。 所以 文段是 先论述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为 “分—总”结构,重点在 尾句 ,主要讲的是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完好保存。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 点明观点且概括前文的原因,为全面概括 。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天人合一” 为无中生有,排除 。

B项: 偏离重点,文中着重论述的是莫高窟保存完好,排除 。

D项: 为原因解释的内容,属于分 , 排除 。

通过上述例子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行文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图图把其他的相关知识点也一并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快速解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