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言稿_共5页

第一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言稿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提出,要“时时事事处处”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时时事事处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时时事事处处”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遵循

  (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乡村要实现振兴发展,必须依靠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才能为农民创业增收提供广阔空间;只有优先发展农业,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只有科技支撑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增效,才能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二)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党建引领,“雁阵”齐飞。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乡贤带动,“头雁”领航。充分发挥乡贤人士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他们投资兴业、回乡创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三)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保障。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提高通达深度和广度;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推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提升农村卫生水平;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和数字乡村建设步伐,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设施设备配置和服务功能;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设施建设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挖掘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生态环境保护是提升乡村宜居水平的关键因素。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行动自觉。


以上为部分内容预览,如需源文档请登录您的会员账号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