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茯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_共8页

关于全市茯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2年,市人大农业委调研组深入XX县等地对茯苓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现状分析

茯苓是用松材培育的药食两用菌类植物,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药用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十方九苓”“药膳白银”之美誉,被视为“中药四君子”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XX与中国科学院生物所等单位合作成功选育“5.78”菌种,开创了茯苓菌种培植的先河。XX茯苓产业主要集中在XX县,XX、XX有少量种植。XX是“中国茯苓之乡”,全国最大的茯苓贸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茯苓出口基地。

(一)技工贸平台得到较大提升,但加工能量显得不足。一是园区化格局基本构建。2015年XX县启动茯苓科技产业园建设,XX农业产业园自2018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成功入列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正着力打造茯苓产业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茯苓定价中心、茯苓高科技生物制药基地。二是多方搭台初步形成。2015年XX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源中心联合召开“中国茯苓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17年第二届全国茯苓会议在XX召开、2019年“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在XX挂牌成立。三是产品开发多元拓展。XX开发加工了茯苓多糖口服液、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等多种药品,以及“补天胶囊”、“茯苓饮”等保健品和美容化妆品80余个,逐步推向市场。茯苓多糖口服液、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为全国专利药品。四是集散范围十分广阔。历史上有“八邦会靖”之说,当今茯苓产业又在演绎这一点,作为“中国茯苓之乡”,XX聚集了XX、云南、四川乃至安徽等地资源,是全国最大的茯苓贸易集散地,年交易鲜茯苓7.8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0%。XX茯苓远销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茯苓出口基地。

但茯苓加工短板仍然比较明显。在加工企业发展上,规模型企业不多,附加值提升有限,现有补天药业国家龙头企业和智美健康科技等3家省级龙头企业。年消耗鲜茯苓约3000吨左右,销售收入约11.2亿元;在产品开发层次上,食品类初级产品为主,药用比重较少,保健品和日化品等方面还处于试产阶段;大量粗加工的产品外流,茯苓的附加值总体仍然不高;在资源利用率上,从茯苓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技术尚未成熟,加工过程削下的外皮基本作垃圾处理。


以上为部分内容预览,如需源文档请登录您的会员账号进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