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导师帮带制”的调研报告_共7页
关于全市“导师帮带制”的调研报告
干部队伍建设,历来都是党的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传帮带”工作是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做群众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如何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顺利的开展工作,既是摆在各级党委与组织部门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现实考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优良传统随着改革深入推进不断发挥治理效能,干部队伍中年轻力量的培养选拔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而年轻干部从象牙塔走到基层工作,普遍存在着由“学习者”到“社会人”的心理调适过程,同时兼具较高知识文化素养、思维灵活和工作积极的特点,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与基层工作经验,年轻干部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通病。“导师帮带制”的实施使年轻干部更快适应工作节奏,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实现积极意义上的“弯道超车”。****在继承“传帮带”传统做法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式、新载体,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形成了权责清晰、内容明确、体系完备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动实践样本“导师帮带制”。
一、“导师帮带制”的提出
200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关于安吉县上墅乡实施“导师帮带制”情况的报告》上作出“这份报告好,基层有许多好经验等着我们去总结推广。做群众工作是很重要的工作,要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好作风”的重要批示。此后在全省首先试点,在全国、省域范围内普遍推广,通过言传、手帮、身教等形式,帮助优秀年轻干部更快提升政治素养,熟悉工作业务,提高专业水平,丰富工作方法,形成了“师带徒、徒成师”的良性循环,使基层治理过程中“一任官员一场政策”的问题“换人不翻篇”,良师的帮带促进年轻干部在学习中实践,于实践中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提升了年轻干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深化拓展“导师帮带制”有效提升了年轻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治理能力,编织了一张有序、有力、有效的工作网络,确保了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过程中能够快速反应、高效执行,并在此次抗击疫情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担当起推进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排头兵的重大使命,有效促进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全面联系群众、全心服务群众、全力聚焦民生。
以上为部分内容预览,如需源文档请登录您的会员账号进行下载!
声明:
1、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于网络,如您在访问的过程中发现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不妥之处,可发送邮件至“cloud20150618@qq.com”或者在右侧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进行处理。
2、如遇本站资源无法下载、无法查看,或者其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