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2022年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_共4页

学习总书记2022年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坚定的人民立场、赤诚的人民情怀,我们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一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如同兄弟姐妹般生活在一起,通过不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基层统战工作者,我们要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注重广泛性,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我们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切实支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今年我提交的建议,包括实施碳基半导体产业发展布局,助推国产芯片自主可控、聚焦产业链自主可控,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加快制定我国半导体产业相关标准及产品规范等,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突破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提高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为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贡献力量。**具备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强,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发展潜力巨大。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辽宁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定必胜信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始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好灾害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拓宽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渠道,更好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牢牢植根人民,坚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时刻牵挂人民最急盼改进的问题,切实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
  五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凝聚起共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协同推动“六稳”“六保”工作,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为引领,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进一步加大财政民生投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狠抓脱贫攻坚,强化保就业工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让全省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六是务必认清环保形势,切实增强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从我市的实际来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依然突出”。一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县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清洁能源比例不高。二是民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督查期间,就收到了不少群众投诉电话,反映的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已整治的污染问题反弹,导致重复投诉。三是环境治理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全县环境监测网络还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环境管理不够精细化;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不大,企业投入不够;城乡环保基础建设不平衡,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生活污水普遍直排。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我们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和代价会更大。我们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强化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增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以上为部分内容预览,如需源文档请登录您的会员账号进行下载!